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小组成员
2020年森林经营活动监测报告
为了提高参加了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小组成员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推动环境、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卡塔尔世界杯买球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中心组织认证小组成员、林业管理部门等对小农户森林经营活动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估控制,并通过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估,形成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布。
一、监测范围
参加了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的林地范围都是监测范围,覆盖了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和苍梧县旺甫镇、六堡镇、木双镇、梨埠镇、石桥镇、沙头镇、京南镇、岭脚镇、狮寨镇共计10个乡镇,涉及162个成员,经营林地面积49451.04公顷。
二、制定完整的监测计划(见下表)
监测指标 |
监测方法 |
监测样本数 |
监测频率 |
负责部门 |
备注 |
环
境 |
垃圾处理 |
现地检查 |
主要作业场所 |
主要作业活动之后 |
认证小组成员 |
结合作业检查验收
《废弃物处理管理程序》 |
野生动、
植物 |
日常巡护 |
根据巡护员个数 |
每月1次 |
乡镇认证协调部 |
结合森林巡护
《森林巡护控制程序》 |
水土流失 |
现地检查 |
主要作业场所 |
作业年度 每年1次 |
乡镇认证协调部 |
《水土流失记录表》 |
缓冲区和保留斑块保护 |
日常巡护 |
根据巡护员个数 |
每月1次 |
巡护员 |
结合森林巡护 |
经
济 |
生长量 |
建立固定标准样地 |
桉树林三个、混合大叶栎林三个、马尾松林一个 |
每年1次 |
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 |
《固定标准样地监测记录表》包括枯死木、更新情况、龄级、径级分布 |
认证木材运输、销售 |
依据FSC认证木材追踪管理程序 |
一车一划拨 |
每年1次 |
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 |
认证和非认证木材运输、销售 |
伐区验收 |
现地检查 |
采伐作业场所 |
作业单位每年1次 |
乡镇认证协调部 |
包括:采伐量、水土保持、生产垃圾处理、剩余物利用 |
防火、防盗 |
日常巡护 |
根据巡护员个数 |
每月1天 |
认证小组成员 |
结合森林巡护 |
社
会 |
自然灾害 |
日常巡护 |
根据巡护员个数 |
每月1次 |
巡护员 |
结合森林巡护 |
安全生产 |
现场检查 |
根据作业现场数量 |
每月1次 |
现场林业技术员 |
包括: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操作要求、安全隐患、接触农药工人的保护和排查 |
劳动者工人权利 |
现场检查 |
根据作业现场数量 |
每月1次 |
现场林业技术员 |
包括:就业机会、性别平等、性骚扰和性别歧视、工资支付 |
利益相关方咨询 |
面谈、电话访谈 |
不低于5人次,包括:企业员工、林业管理部门、合作方 |
每年1次 |
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 |
《环境、社会影响评估控制程序》 |
申诉、纠纷和争议解决 |
面谈、电话访谈 |
申诉、纠纷和争议个数 |
每年1次 |
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 |
|
原住民和社区权利 |
面谈、电话访谈 |
不低于50人次,包括:原住民、社区居民 |
每年1次 |
联合认证
成员 |
包括自愿、事前知情并同意协议执行 |
由上表可知,监测指标分三大类:环境类、经济类、社会类;
十四项具体指标:
环境类有:垃圾处理、野生动植物、水土流失、缓冲区和斑块保护等;
经济类有:林木生长量、认证木材运输、销售,伐区验收,以及森林防火防盗、自然灾害等;
社会类有:安全生产、利益相关方咨询调查、劳动者工人权利、申诉、纠纷和争议解决、原住民和社区权利。
三、森林经营活动监测结果。
(一)环境类:
1.垃圾处理。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中心按照《废弃物管理程序》的要求,监督认证小组成员认真执行,通过抽样调查,各认证小组成员基本能够做到林地、伐区作业后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清运等,无异常废弃物。
2.野生动植物。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经过检查,各村级巡护员每月都能按照《森林巡护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巡护,巡护过程填写《森林巡护记录表》。通过对全部巡护记录表的归纳总结,表明:(1)野生植物丰富,但属本地区常见植物;(2)野生动物资源不多,也未发现国家和广西区列为保护物种的野生动物,多数为本地常见的一些鸟类和蛇、野猪;(3)参加了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的林地未发现森林火灾,也未出现盗砍、盗伐现象;(4)巡护中大叶栎林木未发现病虫害现象。
3.水土流失。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中心通过抽样调查访问等,对小农户业主的森林采伐、林区道路修建和维护的森林经营活动,通过评估,小农户的森林经营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极轻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4.缓冲区和斑块得到了有效保护。
(二)经济类:
1.森林生长量。针对生长量监测。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已按照《固定标准样地技术方案》建立了七个标准样地:马尾松样地一个,桉树林、混合大叶栎林各三个。通过对七个样地的监控测量,可推断出所有认证小组成员的总的林木生长量。
经测量,各样地检测数据见下表:
样地编号 |
林龄 |
平均胸径(cm) |
平均树高(m) |
蓄积量(m3/亩) |
样地类型 |
1 |
萌芽 |
0 |
0.2 |
0 |
混合大叶栎林 |
2 |
二十一年生 |
18.7 |
11.9 |
9.06 |
马尾松林 |
3 |
四年生 |
10.4 |
12.4 |
6.43 |
桉树林 |
4 |
二年生 |
6.5 |
8.4 |
2.62 |
桉树林 |
5 |
四年生 |
8.8 |
8.9 |
2.24 |
混合大叶栎林 |
6 |
一年生 |
3.9 |
3.9 |
0.88 |
桉树林 |
7 |
六年生 |
12.6 |
11.2 |
6.23 |
混合大叶栎林 |
2.认证木材运输、销售。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对认证小组成员所采伐后的认证木材的运输和销售进行监测, 2020年运输和销售到世界杯买球推荐公司的认证木材都能严格按照《COC控制程序》来操作的。
2020年小农户联合认证采伐量统计如下表:
采伐面积
(公顷) |
采伐蓄积量
(立方米) |
采伐出材量
(立方米) |
认证木材世界杯买球推荐收购量(吨) |
3289 |
201415 |
134931 |
93750 |
3.伐区验收。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协助乡镇认证协调部已做好伐区验收、监督执行废弃物的处理、采伐量统计和验证、水土流失现象、剩余物利用等。通过与乡镇认证协调部的沟通、访谈、查阅相关文件资料,伐区验收是合格的。
4.防火、防盗。该监测项目已在环境类的森林巡护中作出了表述。
5.2020年未出现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
(三)社会类
1.安全生产。2020年新冠肺炎的疫情对采伐周期有所影响,在政府“联防联控”的政策下,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对乡镇认证协调部、村委、村级认证小组成员做了疫情防范等安全培训,包括在营林、采伐、运输、归堆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认证小组成员在作业前基本上能到乡镇认证协调部借用安全防护用品,乡镇认证协调部认真负责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或者认证小组成员在作业前自备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劳保鞋等;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能认真按《安全生产程序》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经过统计,2020年认证小组成员未曾发生过相关安全生产事故。
2.劳动者工人权利情况
施工前,均对作业工人进行了疫情防范、技术规程、安全卫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并为他们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年没有出现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聘用童工、强迫劳动或拖欠工资的行为。工人平均工资保持稳定约为150~200元/天,按月算达到4500~6000元/月。
3.利益相关方咨询。小农户联合认证中心根据《环境、社会影响评估控制程序》,开展了咨询、调查、走访利益相关方,调查结果表明,公司经营具备良好的社会效应,对可能存在的潜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已提出了有力改进措施。
4.申诉、纠纷和争议解决情况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做好规范,出时问题在自愿、事前知情并同意的原则下及时与相关方进行协商和处理,年度内未发生的申诉、纠纷和争议。
5.原住民和社区权利
公司经营范围内不存在原住民。公司经营森林时,承认并维护当地社区的法定权利和传统权利、维护其在公司经营范围内或与之有关的经营活动的控制权,保护他们的权利、资源、土地和领地。例如允许当地居民在林木生长平均高度达到5m以上林地下开展放养、放牧,允许采摘药材等非木质林产品,在墓地对先人的祭祀,林木运输对当地道路造成破坏时予以补偿等。
四、结论
1.环境类:通过对森林经营活动的监测,没有发现大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保持良好,林地植被未被破坏。由于采用适地适树原则,林木植被类型多为乡土树种,因此不会对附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小农户业主环境意识提高,垃圾废弃物能够按当地政府引导的归置管理。木材运输产生的尾气和粉尘,由于森林覆盖率高,基本全部被吸收和滞留,不会对区域外大气环境带来影响。
2.经济类:通过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在森林采伐、运输、装卸等环节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为小农户增加收入提供渠道;世界杯买球推荐公司提供技术培训及市场信息服务等,鼓励和扶持林农参与森林经营活动,开展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相当于一项“惠民”政策,让认证小组成员真正得到实惠,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社会类:世界杯买球推荐公司通过开展森林认证,各乡镇的森林经营活动促进了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当地村民安全意识、生产技能,同时随着惠民的利好宣传力度的加大,会有更多的乡镇和村的小农户自愿、积极加入联合森林认证。公司尊重当地传统习俗和文化,搞好林区关系,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稳定。从实际出发,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
小农户联合森林认证中心
2021年4月18日